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大纲 >> 正文
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0日 12:45    关键词:《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课程编码:31A06006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推荐教材: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文学概论是文学课程的组成部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程。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它对于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但同时又需要大量的文学实践对其理论进行不断的丰富与和发展。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对文学现象、文学语言、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等问题有比较正确和较为全面的理解,提高文化素养、加强理论修养,从而扩展知识,培养能力。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学习和研究文学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学习方法。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

2.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够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分析文学现象。

3.掌握文学研究的方法,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兼备。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理解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理解文学理论的涵义、对象和任务。了解研究对象是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了解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了解文学理论基本形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理论的定义、对象和任务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二、文学理论的定义

三、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四、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哲学

二、文学社会学

三、文学心理学

四、文学符号学

五、文学价值学

六、文学信息学

七、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主要思想来源;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观念;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观念、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一、文学活动论

二、文学反映论

三、艺术生产论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五、艺术交往论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一、中国特色(中国古代文论)

二、当代性(西方文论)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人类活动的性质;理解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理解文学活的构成;理解文学活动原始发生原因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掌握劳动发生说;了解文学活动发展特性,理解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活动及其构成;文学活动原始发生、发展原因;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发展特性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活动与文学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

一、世界

二、作者

三、作品

四、读者

五、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理解文学的含义;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掌握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掌握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四、文学与非文学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一、文学与话语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三、文学的定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基本属性;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价值取向;熟悉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基本属性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一、主要价值取向:满足人民审美需要,提高人民鉴赏能力和水平。

二、雅与俗的统一。

三、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四、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相结合。

第三节 社会后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

一、继承与革新

二、借鉴与创造

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学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精神生产的特殊性,理解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理解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生产的特点;理解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掌握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掌握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理解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生产所具有的特点;文学创造的主体和客体内容;文学创造的主体和客体内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二、文学创造与其它精神生产的区别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一、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理解文学创造的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了解文学创造三个阶段中各种心理机制的活动特点。理解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掌握想象与联想的主要类型;掌握灵感与直觉的特点和区别;理解各种构思方式;了解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理解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创造三个阶段中各种心理机制的活动特点;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灵感与直觉的特点和区别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材料储备

二、艺术发现

三、创作动机

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二、构思方式

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二、提炼与技巧运用

三、即兴与推敲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掌握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理解艺术概括的含义与方法;理解文学的伦理与情感;掌握形式创造应遵循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文学的伦理与情感;形式创造应遵循的规律;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形式创造应遵循的规律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的真实

一、艺术真实

二、艺术概括

第二节 文学的伦理与情感

一、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

二、情感与“诗意的裁判”

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第三节 美的创造

一、审美理想的烛照

二、文学形式的升华

三、文学形式之美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掌握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点;了解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掌握诗歌、小说、剧本的含义和特点;了解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点;诗歌、小说、剧本的含义和特点。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一、现实型文学

二、理想型文学

三、象征型文学

四、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诗

二、小说

三、剧本

四、散文与报告文学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掌握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掌握文学典型的含义及其美学特征;掌握意境的界定、特征及分类;掌握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典型的含义及其美学特征;意境的界定、特征及分类;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第二节 文学典型

一、典型论的发展:关于典型的理论发展概貌。

二、文学典型的含义和美学特征: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三节 文学意境

一、意境的涵义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三、意境的分类

第四节 文学意象

一、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

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三、审美意象的分类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叙事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掌握叙事内容(故事、结构、行动)、叙事话语(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视角)与叙事动作(叙述者与声音)的含义及组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叙事内容、叙事话语与叙事动作的含义及组成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三、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

四、叙事的构成

第二节 叙述内容

一、故事

二、结构

三、行动

第三节 叙述话语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二、视角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一、叙事者与作者

二、叙事者与声音

三、叙事者与接受者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理解抒情与抒情性作品;理解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理解抒情与宣泄。掌握抒情和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掌握抒情的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抒情和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方式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抒情界定

一、抒情与抒情性作品

二、抒情与现实

三、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

四、抒情与宣泄(的区别)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第三节 抒情方式

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二、抒情角色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掌握文学风格的概念;理解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理解风格的表现和特征;掌握风格的形态;掌握文学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风格概念;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风格的表现和形态;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流派风格;文学风格概念;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风格概念

一、风格界定

二、风格与创作个性

三、风格与话语情境

四、风格的特征

第二节 风格的形态

一、简约与繁丰

二、刚健与柔婉

三、平淡与绚烂

四、谨严与疏放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学流派的风格

一、风格的时代性

二、风格的民族性

三、风格的地域性

四、文学流派的风格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理解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理解文学消费的二重性;理解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掌握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消费的特征;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文学消费的特征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一、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四、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

一、认识属性与认识者

二、审美属性与审美者

三、文化价值与阐释者

四、文学接受的整体性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掌握期待视野的含义,理解其层次,了解文学接受动机和接受心境;理解文学接受的发展中的填空、对话与兴味;掌握还原与异变;了解理解与误解,期待遇挫;掌握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中的共鸣、净化、领悟的内涵和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期待视野的含义及其层次;还原与异变;共鸣、净化、领悟的内涵和特征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

二、接受动机

三、接受心境

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一、填空、对话与兴味

二、还原与异变

三、理解与误解

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高潮

一、共鸣

二、净化

三、领悟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掌握文学批评的含义,掌握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理解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形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批评的含义;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形态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一、文学批评的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模式

一、传统批评模式

二、现代批评模式

三、批评文体的多样化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实践

一、了解对象

二、选切入点

三、确定要旨

四、布局安排

五、力求创见

撰稿人:张珺华 审核人:张小平

关闭

济南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鲁ICP备:547854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