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教学工作
《英汉语言比较》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0日 12:45    关键词:《英汉语言比较》教学大纲

《英汉语言比较》教学大纲

Comparative Studies on English & Chinese Language

课程编码:31A05007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 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推荐教材:王武兴著,《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冒国安著,《实用英汉对比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比较,旨在揭示两种语言的相似和差异,以寻求可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等实际问题的原理。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语音、词语、长句、句群、语法、修辞及篇章等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全面了解英汉语言的同异,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翻译与写作等工作打下一定的语言与技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要求学生理解汉英语音、词汇、句子结构、修辞、文化诸方面理论与技巧的同与异,了解汉英语言构成及表达技巧的不同。要求学生精通汉英语音、词汇、句子在语法和惯用法方面的主要异同之处;能够以原版名家之作与经典文学作品为例解释英汉语言现象。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英汉语言比较、为什么要进行英汉语言比较,掌握如何进行英汉语言比较的基本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英汉语言比较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以及汉语言比较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联系。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汉语与英语的可比性

第二节 汉英对比的方法论原则

一、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

二、层次性原则(hierarchy)

三、等价性原则(equivalence)

四、同一性原则(identity)

第三节 汉英语言比较示例:汉英语言同和异的不同形式

一、意合与形合

二、具体与抽象

三、动态和静态

第二章 汉英语言基本单位比较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概括总结英汉语音、词语、长句、句群、语法、修辞及篇章等比较分析的内容,使学生在概念与逻辑上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学科概念与分类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英汉语言在实践运用中的语体属性及修辞色彩以及形成英汉语言比较的整体学科概念与分类标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英语的树式结构与汉语竹式结构

一、英语的树式结构

二、汉语竹式结构

第二节 英汉语词汇的基本区别

第三节 英汉语句式的基本区别

第四节 英汉语篇章的基本区别

{C}第三章{C} 汉英语音系统比较 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将系统、完善地阐述中文和英文单音、重音(词重音和句重音)、音渡(连音、略音、弱化)、意群划分、节奏、句调和用声习惯的区别和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文和英文词重音和句重音、连音、略音、弱化、意群划分、节奏和句调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英汉语音的基本区别

第二节 语音系统比较分析

第三节 具体语音现象比较

第四章 汉英构词对比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运用构词原理、词源知识、词义关系和词义变化理论来分析英汉词汇的构成,使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词汇学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转化法、合成法、缀后法、缩略法、变音法、拟声法、逆生法等角度分析英语构词的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词汇学基本知识

一、词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英语词汇的来源和发展演变

三、构词方法、词义的变化

第二节英汉构词法比较

一、汉语的复合式构词方法

二、英语的构词法

三、二者的区别

第三节英汉词汇的语义学现象

一、同形异义

二、一词多义

第五章 英汉词类对比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汉英在划分词类的标准、汉英词类的特点和汉英兼类词现象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英汉词类系统、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点和类型等,英汉互译中的词类转换。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汉英词类划分的标准、词类的特点

一、汉英词类划分的标准

二、词类的特点

第二节英汉词义(范围)对比

一、英语词的概念或使用词义对应的情况

二、词的搭配能力,选词用字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汉英词汇的兼类现象以及英汉互译中的词类转换

一、汉英词汇的兼类现象

二、英汉互译中的词类转换

第六章 英汉语法特征对比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以语法为中心,从语言事实出发进行对比。要求学生从语法框架出发,考察英汉语的异同,对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规律形成比较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英语语法特征对比以及英语语法的显性特点及汉语语法的隐性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传统的汉语语法特征说;

一、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汉语语法特点

二、创意性总结的汉英语法本质特点

{C}第二节{C}汉语语法的隐性特点与英语语法的显性特点

一、汉语语法的隐性特点

二、英语语法的显性特点

第三节汉语语法的柔性特点和英语语法的刚性特点。

一、汉语语法的柔性特点

二、英语语法的刚性特点

第七章 汉英句子的宏观对比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体系和语言形态上的差异,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英汉两种语言句式结构的不同以及如何搭建英汉语句式的构架。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英汉句子基本构成对比

一、树型结构

二、竹型结构

第二节英汉基本句型比较

第三节汉语变式句型与英语变式句型

、汉语变式句型

二、英语变式句型

第八章 汉英语序的微观对比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序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英语的常用句式结构和变式句型结构。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微观的汉英语序对比

第二节各层面英汉语序对比

一、构词层面

二、短语层面

三、小句层面

四、句子层面

第九章 汉英话语组织方式对比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针对英汉语非结构性衔接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进行对比讨论。要求学生了解两种衔接手段在英汉语言中的异同,形成一定的语篇概念,提高双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照应、替代和省略三种衔接手段在英汉语中的应用。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英汉照应衔接对比

第二节英汉替代衔接对比

第三节英汉省略衔接对比

第四节英汉词汇衔接手段对比

第十章 英汉修辞对比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从认知心理、交际语境、语用修辞、言语修养等多角度对英汉修辞进行分析性比较对比,了解修辞的认知作用、审美价值和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比较、对比、赏析英汉修辞的同与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修辞质量意识。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英汉语修辞简史与现代修辞理论介绍

第二节常用英汉修辞格生成心理机制异同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言语交际中的修辞语用功能

第四节修辞的文化涵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第十一章 英汉语言心理的对比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英汉言语表达过程中的民族认知心理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支配表现法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与思维风格诸方面的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对英汉语言表现法的制约、调节作用,以及整体思维对汉语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汉语整体思维与英语个体思维

第二节汉语的悟性与英语的理性

第三节汉语的主体意识与英语的客体意识

第四节具体的汉语与抽象的英语

撰稿人:张小平 审核人:刘红梅

关闭

济南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鲁ICP备:54785487号